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前言
众所周知,如今中美两国经济领域的竞争焦点就在芯片产业。
几十年的发展过后,芯片可以说是中国最后需要攻克的难关,也是美国保留的最后一张底牌。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即便卸任后也颇有影响力,且目前正在积极筹备2024年的美国大选。
而他在10月6日接受采访时,再次在公众面前就芯片行业放出“豪言”: “中国不会被打趴下,我若掌权,将会从台湾拿走整个芯片制造业!”
特朗普此言直指中美半导体之争,他的疯狂想法真的能够实现吗?
中美半导体之争
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,不可否认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极大的国家,两国的摩擦和竞争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。
芯片或者说半导体产业是当今世界高科技尖端领域,引领着下个时代的发展方向。
美国在这一产业上有着先发优势,已经坐吃红利几十年。即便是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当下,美国依然占据着世界50%芯片出货量。
单从这一数据上看,美国在半导体行业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。
在通讯服务领域,美国高通骁龙芯片与苹果A系列芯片虽然你争我夺,但也彼此成就,以至于如今很少有芯片能在性能与体量上超过这两种芯片。
而在电脑终端领域,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着世界一流的CPU,英伟达也是世界第一GPU制造商。
再反观中国,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中国长期从事中低端代工产业,手上所拥有的高精尖技术屈指可数。
随后在2000-2023年的这二十多年时间里,中国依靠改革开放带来的资本积累,不断向高科技领域寻求突破。
盾构机、汽车、工业母机、大型飞机等数个领域,相继被中国所突破,有些甚至已经在国际上产生巨大轰动与效益,并挤压欧美国家同类产品的市场。
但是,大国竞争从不单纯的着眼于当下,更重要的往往在于未来,而引领未来的关键就在于芯片半导体领域。
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对于芯片的研究。但处于世界快速发展期,芯片迭代速度太快,中国的研发始终不得其法。
然而这一切在新世纪后慢慢得到转变。
主要还是得益于中国国力的大幅增强,中国逐渐拥有了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半导体领域,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中国芯片企业也顺势而生。
不过站在未来的角度上看,AI时代的到来势必会对芯片有更高的要求,美国更是认识到这一点,
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地位,中美两国便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展开了数次交锋。
在特朗普执政时期,美国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战,蛮横的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,并数次启动反倾销案调查。
而中国方面也随即对美国采取了相应的对等举措。
几轮贸易交锋下来,美国发现不仅不能遏制中国,反而在国内出现了各种问题,并发现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完全不可能,于是便不得不调整策略。
随即美国便瞄准了芯片半导体领域,在该领域内美国有着绝对的压倒性优势,根本无需顾虑中国的反制。
在这一时期内,美国通过制裁中国华为、中芯国际等通讯及半导体企业,企图率先在该领域与中国实现脱钩。
美国此举在初期的确给中国造成很大困扰,中国芯片行业备受打击,被迫走上独立研发的道路。
现如今世界半导体领域内,除了美国一家独大之外,还有韩国三星、台湾台积电拥有极强的芯片制造和研发能力。
虽然不足以与美国的芯片巨头相抗衡,但却是中国在芯片研发上所需要的,尤其是台湾。
特朗普是中美贸易战和芯片竞争的挑起者,经过数次交锋他最清楚中国是不会被打趴的。
而接下来中美争夺的重点依然在芯片领域,所以台湾芯片制造产业就成为当中的关键。
那台湾半导体产业究竟有何实力呢?
台企为何成关键
单在经济领域,台湾半导体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。
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台湾地区便开始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中来。
但受限于岛内各种重工业原料的匮乏,台湾地区直接开启了代工模式,即进口原料深加工后再出口的模式。
这种模式也让台湾商品在全球打开销路,台湾地区经济也由此开始腾飞,成为“亚洲四小龙”之一。
在后续发展过程中,台湾地区依旧以代工模式为主,但凭借前期积累的资本,代工产业开始向芯片半导体等产业转移。
1987年,台积电正式成立,标志着台湾半导体代工产业的诞生。
由于在代工过程中,代工企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,故而欧美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,也愿意给予台湾芯片代工企业发展空间。
从九十年代开始,台湾地区的芯片代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除了台积电外,还有联电(UMC)、力积电、世界先进、稳懋半导体、茂硅等,这些企业在随后的发展中都颇具影响力。
当芯片代工日渐饱和,企业利润被逐渐摊薄,台积电等积累十数年工艺的代工企业开始进行自主研发。
这些企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资本,且与欧美芯片半导体巨头有深度合作,故而研发难度并不算太高。
再加上台湾地区的高端人才和工程师也不在少数,所以很快台湾芯片就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。
以芯片为突破,台湾地区逐渐形成了围绕芯片的代工、设计、制造、封测、芯片材料及制造设备的全产业链,且形成了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。
台湾芯片半导体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。
根据统计,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设计企业中,台湾地区共有三家企业在榜,其中联发科排名世界第五。
芯片设计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,更直接决定着芯片的效能,这些企业的入榜,标志着台湾芯片研发已经颇具规模。
而在芯片制造领域,根据2021年一季度的数据统计,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占了世界56%的份额。
10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领域,台积电更占据了高达92%的比重。
在与芯片相关的诸多环节和领域中,台湾芯片制造业的实力可谓十分强大,这也是特朗普声称要拿走整个台湾芯片制造业的重要原因。
综合政治层面上考虑,美国显然更担心一旦中国统一,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行业将迎来不可控的变数,甚至将会助力中国的芯片研发和制造。
而到那时,美国再与中国展开竞争,其优势可谓荡然无存。
事实上,在特朗普发表“从台湾拿走整个芯片制造业”之前,美国就已经开始针对台湾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采取策略。
在美国的操纵下,美国芯片巨头不断修改芯片规则,直接导致台积电无法向中国华为等通讯公司提供芯片。
虽然台积电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,但却处处被美国掣肘。
随后美国又提出与台积电合作建厂的计划,并给出了相当具有诱惑力的政策,甚至允诺所有台积电工程师转移到美国后,都将享受远高于台湾的待遇。
可即便如此,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还是一眼看出这是美国的阴谋,并警告称“赴美国建厂必定失败!”
最终,台积电在美国的压力下,还是首期斥资120亿美元,在美国建立了一条5纳米工艺芯片生产线。
然而即便这样,看上去是美国在中美芯片竞争中占了先机,却忽视了中国的芯片研发与制造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。
中国芯片新进展
与台湾地区相比起来,中国大陆的芯片之路走得无比艰难。
在最初阶段同样是走的代工模式,但中国不仅有庞大的人口,更有广袤的市场,同时资源又相对丰富,故而并没有与台湾一样,很早就走上芯片代工之路。
也正因为这样,中国的芯片研究虽然一直在持续,但却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关注,当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来支持。
等到时代发展到现在,芯片的价值日益凸显,工艺也越来越精细,这时中国再奋起直追,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
不过值得欣喜的是,中国的国力也在日渐强大,资金与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,
政府层面也在积极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,用于激励民间企业和研发单位在芯片研发和制造。
中芯国际是中国芯片制造头部企业,在美国的“禁售”与“禁运”双重打压之下,处境一度十分艰难。
但是,中芯国际系却坚持自主研发,并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力求突破美国的封锁。
2019年,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技术取得初步进展,成功实现14纳米工艺。
即便与台积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但这却是中国芯片制造的突破。
与此同时,其他民营企业也在为之努力,其中颇具代表价值的就是中国华为。
华为是遭受美国制裁最严重的一家中国民营企业。
其在5G通讯技术方面的成就已经非常大,如果再掌握芯片技术,则势必将成为美国无法遏制的一股力量。
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,华为正式被美国制裁。
整整四年过去,美国相继对华为出台了上百条制裁措施和手段,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力量,联合整个西方力量,就是为了让华为这家中国企业就此倒下。
然而经历了这一切,华为虽然遭遇挫折,但最终仍然浴火重生。
2023,麒麟9000S芯片横空出世,并搭载于华为最新5G通讯终端上,让所有中国人看到希望。
虽然麒麟9000S芯片尚未透露是哪家代工企业制造,但可以肯定的是,麒麟9000S芯片的制造工艺已经与美国相差不大,其晶体管密度等同于台积电7纳米制程。
在此之前,华为公布了自主掌握的新一代芯片叠层技术,就已经引起业内人士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各种猜想。
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之后,曾公开表示可以向华为输送芯片,但不会是最顶级的芯片。
在现在看来,这话无疑依然透露出美国的狂傲。
不管怎样,中国芯片虽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,但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,要彻底在芯片研发和制造上超过美国,仍然需要不断努力。
既然这样,那特朗普通过“挖空”台湾芯片制造业,达到遏制中国芯片的企图就要如愿了?
恐怕也不是这样。
特朗普能否如愿
特朗普已经决定参与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。虽然他是几十年来唯一未获得连任的美国总统,但特朗普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。
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,拥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资源,参选美国总统对他而言并非戏谈。
而与特朗普竞争总统大选的最强劲对手,无疑是现任总统拜登。
单从纸面实力上看,两人似乎在伯仲之间,令人一时间也难分高下。
根据两人过去的执政风格来看,特朗普始终秉持“美国优先”原则,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也相对激进,而反观拜登则要沉稳许多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,特朗普声称“拿走所有台湾芯片制造业”或许并非空话。毕竟他在任期间就挑起过中美贸易战,也对中国芯片企业多有制裁。
但眼下是美国大选前夕,对政客而言越能吸引眼球的事件,往往就意味着更高的选票,所以也不排除特朗普是为了选票而大打“中国牌”。
毕竟在这一句话里,包含着中国最关心的两个问题:“台湾”与“芯片”,这在美国也足以引起广泛的讨论。
再加上特朗普态度明确,立场鲜明,要说是为自己拉选票也并无不妥。
总而言之,特朗普确实能够做出这种事来,不过一切的前提是他重新当选美国总统,并且获得国会的支持。
而他眼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,应该是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当选才对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